日前,在飞速运转的数控机床前,王士良正神情专注,埋头研究改良一个重要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方法。
“我这一生,只想干好车工这件事。”21年来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604车间数控车二班班长王士良,用匠心在大国重器的精密部件上“雕刻”。在他看来,“站在数控机床旁,心里才觉得踏实。”
2003年7月,大专毕业的王士良放弃了家乡的教师职位,选择来到北重集团成为一名车工。为了快速提高实操技能,他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数控机床前,最后一个离开车间。短短几年时间,他就能熟练操作不同系统的数控设备。
王士良所在的车间主要从事军品加工,生产的都是高精度的零部件。要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完成这些精密零部件的加工,精度误差要控制在微米级,相当于在刀尖上“跳舞”。
“一丝车三刀,刀刀见铁削”,这是做车工的最高境界。每一刀车出的铁削,约为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/24。王士良通过刻苦练习,终于掌握了这手绝活。
不过,熟练操作数控机床,对王士良来说远远不够,如何发挥数控机床应有的效用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高质量加工更多产品,才是他追求的目标。
2005年1月,意气风发的王士良参加了一次技能比赛,收获的却是“倒数第一名”的苦涩。“要成为依靠脑力的新时代技术工人。”面对失败,他冷静下来,潜心研究基础理论,将操作细节打磨得更加精湛。
2005年12月,公司130毫米舰炮研发制造项目正式落地。由于这种舰炮具有特殊性,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会导致舰炮发射不精准,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落在了王士良肩上。
面对无经验、无工具、无工艺的现状,王士良开启了“白+黑”的工作模式。攻关的关键时期,他连梦里都在做试验。
后来,他在缓冲器上安装了自制的“关节”碟簧,加强了舰炮发射后的稳定力,活塞回复原点的时间提速8倍,后坐力影响发准性的问题被成功解决。
2020年,王士良围绕“液压泵阀”技术难题展开攻关。4个月的时间里,他做了100多次试验,自创“锥面研体法操作法”,一举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,推动“中国制造”加速升级,将“不可能”变成了“可能”。
为解决装备产品本体的加工难点,王士良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寻找最优加工方案,将切削方式由“大步前进”,改为高速“小啄快跑”,加工效率与以往相比提高6倍。加工过程中,他将遇到的情况和解决措施整理成了10万字的心得,形成“标准化加工方法”在公司推广应用。
多年在生产一线多种刀具和刀片的型号、加工范围都刻在了脑海里。加工关键零件时,其他工友用三四个小时才能选择出合适的刀具,他仅用几分钟就能找到。
王士良带领的数控车加工“天团”平均年龄只有36岁,经过9年积淀,王士良大师工作室已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。
依托工作室,王士良每年举办两期高技能培训班、4场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,用心辅导生产一线的青年技术骨干,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控加工技术。
带徒弟时,王士良显得有些“无情”。他从来不正面解答徒弟的难题,也从不插手他们的操作,而是逼着徒弟在“吃苦受累”中感悟匠心、打磨技艺。“只有亲自琢磨、编制、试验,才能了解加工原理。更重要的是,在摸索的过程中还可能有新发现,推动工艺方法不断更新。”王士良解释说。
多年来,王士良的技能培训让43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,团队中多名成员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。
截至目前,王士良带领团队完成82项关键技术攻关,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自创5项特色操作法,为企业创造价值近亿元。